在地上,紧锁的眉头舒展开。

    若非北齐把机会送上门来,他还找不到时机公布仪贞的事迹。

    而仪贞的灵位只能藏在元荣的神牌后面,永远不能光明正大地摆出来接受赵颐祭拜。

    靖安帝放下了灵位,颇有些如释重负。

    他终于为她拨开了黑暗,让她重见阳光。

    -

    靖安帝在祭祀之礼结束之后,下了一道追封圣旨,并且让锦衣卫将护国公主的所作所为,在民间传颂。

    百姓们以为赵颐是靖安帝的子嗣,谁知事实并非如此,赵颐竟然是护国公主的儿子。

    护国公主是谁?

    靖安帝一母同胞的皇妹,自小便与靖安帝在北齐为质。

    她为了守护靖安帝,守护大周不被北齐的铁骑踏平,不得不迫于北齐的强权,委身给北齐帝,并且生下一子,最后惨死在北齐。

    而北齐无耻至极,分明知道赵颐的身世,还恶意造谣生事,想要引发大周内乱,再趁势攻打大周。

    实在是可恨。

    百姓们愤怒了,因为一旦开战,意味着他们的儿子,丈夫和父亲就要上战场,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战死沙场,从此阴阳相隔。

    更意味着,他们原本安居乐业的生活,将会再次陷入水深火热,生灵涂炭。

    同一时间,靖安帝在太庙说的话,经由百官的嘴巴传了出来。

    百姓们的情绪更加激愤,纷纷涌向了四夷馆,看到北齐的人出来,便朝他们扔石头。

    “我们大周向来以和为贵,皇上为了不让咱们这些老百姓流离失所,经受战火之苦,方才同意与你们北齐修好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北齐丧尽天良,非但不知感恩,还打着和亲结盟的幌子来大周挑拨离间。”

    “国仇家恨,不共戴天,我们不答应交好,更不答应和亲。”

    “对,不能和北齐和亲。北齐的将士,杀死了我们的至亲,更杀死了我们大周的公主,定要他们血债血偿!”

    “血债血偿,血债血偿!”

    四夷馆内,北齐使臣和齐王,听到一声高过一声的“血债血偿”,各个神情凝重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侍卫捂着头从外面进来:“殿下,外面围满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