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爷,陛下在召见大臣,不知何时召您入内,您先用袖炉暖一暖手。”

    赵颐盯着袖炉,正要开口。

    “砰”的一声,殿内传出瓷器砸在地上的碎裂声。

    内侍吓得一哆嗦,缩回到门边,透过门缝往殿内望去。

    “陛下息怒。”大臣屈膝跪在地上,继续进言道:“百姓在民间传颂广陵王,并且在为广陵王鸣不平。”

    “广陵王堂堂一个皇嗣,处置一个谋害皇嗣,为祸百姓的奸佞之臣,竟然要用他治理瘟疫的大功去抵罪。”

    “这无疑是在告诉天下人,林家人凌驾在皇权之上。皇威何在呐?”

    “广陵王斩杀朝廷四品大臣,便已经是触犯了北齐的律例,就该按照律例责罚。”北齐帝满面怒火:“功是功,过是过,岂能混为一谈?”

    “罪臣林奕藐视皇威在前,广陵王的举动是在树立皇家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,震慑怀有不轨之心的逆臣贼子。”

    大臣们继续劝谏:“陛下,您若不重重惩处林家,平息了民怨,恐怕今后人人都不会将皇族放在眼里。”

    北齐帝攥紧了拳头,额头上青筋鼓动。

    这些大臣一个个都在逼他妥协,给赵颐封赏平息民怨。

    赵颐是什么身份?

    他们一个个全都忘了吗?

    “一个区区朝廷大臣,就敢刺杀皇子,还不被惩治。民间已经有人在传‘皇帝轮流做,明年到我家’的谚语。”

    年迈的御史高声呼道:“皇权不可侵犯啊陛下,老臣愿意以死谏之。”

    北齐帝听到民间流传的谚语,脸色骤然大变。

    纵然是如此,北齐帝心里还在权衡利弊,计较得失。究竟是封赏赵颐,还是用雷霆手段镇压百姓。

    因为事情已经闹大了,他若是要封赏赵颐,便不能敷衍了事,或多或少是要给一点实权。

    虽然说他今后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发作赵颐,撤了赵颐的职。但是他不喜欢被人逼着去做一件事,假使这一次妥协了,那今后遇见政见相悖的事儿,这帮大臣是不是再次故技重施逼迫他妥协?

    他一个帝王,掌管北齐臣民的生杀予夺大权,轮得到这些臣民教他做事?

    简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