贤王在刘公公的带领下,畅通无阻地来到养心殿。

    一进殿,贤王便瞧见了赵颐。

    赵颐不是在永庆郡吗?

    怎得突然回京都了?

    还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。

    贤王压下眼底的惊讶,脑海里的思绪翻涌。

    父皇绝对不会当着赵颐的面商量册立他为太子的事儿,莫非是赵颐在永庆郡查出他与冯之焕之间的勾当,递折子告他的状?

    想到这里,贤王慌了神,还没想好应对之策,便看到了北齐帝压在手肘下的圣旨,稍稍定了定心:“父皇,您传儿臣进宫是有要事商议吗?”

    “混账东西。”北齐帝抄起几本册子朝贤王砸去:“你看看你干的好事。”

    贤王吓得一个激灵,手忙脚乱地接住一本册子,只是看了一眼里头的内容,他的脸色“唰”的白了,扑通跪在地上喊冤:“父皇,儿臣冤枉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几本册子详细记载了你与冯之焕的账目往来,以及哪月哪日通了信,密谋了哪些事迹。”北齐帝虽然昏庸无能,但是也清楚赵颐敢把这些册子带来告发贤王,那么他手里一定握有铁证:“你再不认罪,朕便将你的案子交由三法司,到时候就算是朕也保不了你。”

    贤王听出北齐帝话里的意思,他现在认罪的话,不会重惩了他。若是他拒不认罪,那就依法办事。

    他不仅贪污受贿,还草菅人命,强抢民女当瘦马,以此来维护各方的关系。

    虽然以他的身份罪不至死,但是败坏了名声,还如何民心所向,众望所归的继承大统?

    “之前北齐和大周的战事吃紧,儿臣听说国库亏空,父皇每日寝食难安。我想替父皇分忧,可我每个月的进项不过是杯水车薪,压根解决不了国库亏空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在……在这个时候,冯之焕求到我的跟前,他说保住了国家,百姓才能安稳。我们只是暂时从百姓手里借点银子,等解了国库短缺银子的燃眉之急,到时候再加倍奉还给百姓。我受到了冯之焕的蛊惑,这才做了糊涂事。”

    “历朝历代都是国库亏空,然后取之于民,我这么做,本来也没有错。只是冯之焕骗了我,不择手段的欺压百姓。等我发现不对劲的时候,已经落了把柄在他的手